华人网本篇文章1758字,读完约4分钟

国庆节期间,雕刻家刘熙章的夫人沈朝慧和我们一起去万荷堂拜访了黄永玉。 黄永玉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堂兄,沈朝慧是沈从文的女儿,两个是堂兄。

几年前就想拜访一位叫黄老的国内外有名的艺术家,每次回老人都不在北京。 这次在上海结束会议回到北京正好赶在国庆节中秋节。 沈阿姨来电话,表哥在万荷堂招待朋友和家人到中秋节,叫你也来。

中秋节那天,万荷堂来了很多人,亲切周到的沈叔为了方便说话,征得黄老的同意,把我们访问的日子延长了两天。

开车来到了北京郊外通州的徐辛庄。 穿过路边的亭子下了马路,穿过森林,来到被高墙围着的院子前面。 门一开,来了七八条毛皮明亮的大狗,放声欢迎客人。 开门的人吆喝着,狗的伙伴们安静下来。
院子深,树木茂密。 西院有一些黄老的铜像作品,幼稚拙劣可爱。 在主屋的屋檐下挂着印有漆黑金箔的大牌匾“万荷堂”。 走廊前挂着几盏红灯笼。

沈阿姨带我们去画室的正室。 二百平方米的画室里朝门站着六根高三米左右的大柱子,两个人可以拥抱。 柱子上写着绿色的黄色旧书法。 柱子是从东南亚运来的金线楠木。 一幅高大厚重的花梨木画躺在柱子前,画花瓶里插着很多粉红色的玫瑰。 85岁的黄老拿着烟斗站在画前,平安无事。

从休斯顿定居北京的杨先生教授说,黄永玉的荷花图高5米,宽6米,是坐电梯画的,是真神。 很少有人钦佩杨老师这个艺术家,不看总是在意。 慕名来欣赏黄老的大作,很遗憾被荣宝斋邀请了。 那是荣宝斋新楼的墙面画的。 画室挂荷花图的墙壁是另一部大作,画面上充满了春天的意义。

黄老带我们去了东院的大客厅。 这里是他会面、休息、听音乐的地方。 客厅的桌子宽2米多,长近6米,是用非洲加蓬的大花梨树干做的,长着和画室里的画一样的树。 大树的整个树皮都是楼梯的护栏。 楼上陈列着各种艺术品,从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客厅。 树皮前面的桌子上,花盆里种了几十棵紫色的兰花。 桌子上的大玻璃花瓶里插满了向日葵,旁边的大烟灰缸里装满了雪茄烟蒂。

透过落地窗的玻璃,三亩荷塘周围的楼阁被走廊包围。 荷塘边的大石头桌子前,黄色老手握着烟斗的铜像坐在石头长椅上,天地之间与星辰日月一起守护塘中的万棵莲花荷,欣赏其泥,不染,具有外面笔直的品格。 管家送来了刚做好的铁观音。 小黄慢慢点燃管子,说着往事,家务。

1997年,超越古希的黄老设计了这种古典建筑风格的万荷堂。 2001年迁居,在自己的作品中颐养天年入院。

黄老后面墙上的大画是牛,威风凛凛。 字写道:“人有点牛气。

北京奥运会闭幕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向黄永玉颁发了“奥运会”艺术奖。

诗与书画好的黄老是文学大师。 黄老将兴趣按创作、雕刻、木刻、绘画的顺序。 黄老每天上午写。 “写书没钱,画画养家”黄先生说,家里的厨师、司机、管家、保姆从家乡找来的。 读黄老自传小说的有名记者评价黄老的书:人越老复制越好。

黄老关于在香港做生意的绅士派的儿子、喜欢和孙子在一起的妻子,谈到了在意大利自费做报纸的女儿。 “她不穿衣服,带外国人去湘西贫困地区旅行,和当地人一起生活劳动,让外国人真正了解中国,她还在家乡建设希望小学。 ”。

小黄说了一个70多岁的朋友和7岁的孩子一起学钢琴的有趣事情。 黄老说:“艺术是触类旁通,是最重要的感觉。 沈从文不擅长打鼓,但说音乐感觉很好,可以说他懂音乐。 艺术专家做得很好,都是非专业的。 有人建议成立非专业协会,我赞成。 ”。

黄老想起老朋友,说:“京剧是唱胡子生的票友,唱歌好,非专业。 我移居美国好几年了”

沈阿姨担心黄老这两天连续接待客人太累了,老人让我们继续说话。 动了哪个神经,我指着荷塘旁边的楼阁说。 “黄叔叔,我有空了,回来看门,住在保姆住的对面一层。 ”。 老人笑着用打火机点燃了管子。

参观荷塘的人一定有不少想看门的人。 这里有颐和园的意境,很多文人墨客将其称为“世外桃源”。

两个多小时后,向老人告别。 走出客厅,老人指着门边的木雕对话。 “不会见面,也不会一直想你。 古诗中无语,字是黄苗子写的。 ”。 老人接过我的笔,手里铺着纸写着这句话,字体很有力。

走在院子里的砖炉里,黄老说中秋节用这棵烤鸭用枣树烤。 砖前的树荫下有一个小亭子,里面挂着一块旧表和两尺多长的钟表用木雕鱼。

管家把我们赶出门,几条狗就跟了上来,门静静地关上了。


标题:【要闻】万荷堂访黄永玉 ——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210612/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