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本篇文章1247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旧金山5月29日副标题:美国华侨抗日飞行员朱安琪:回忆过去并不遗憾

中新社记者刘丹

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国殇日”,也被称为阵亡士兵纪念日。 从总统到平民,人们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向在历史性战争中牺牲的士兵致敬。

国殇日,对89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员朱安琪来说,比别人少了很多。 73年前,与他携手从美国前往中国战区,抵抗中国侵略日军的29名同期学生,一个人离开了他,但只有4人健在。 每年夏天的固定集会,使他感到生命的重要性。
朱安琪最近仔细地修复了被认为是传家宝的旧照片。 “这些照片永远挂在客厅里,记录父亲、我和美国中华航空学校的情缘。 ”。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黑白照片是什么? 在美国中华航空学校第一期学生和第三期学生的毕业照中,穿着飞行服的华侨孩子们表现出了英姿。

朱安琪的父亲朱忠存原籍是广东,上世纪20年代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变美,在加利福尼亚中部的汉佛德和旧金山的中华学校教中文,也是美国中华航空学校的第一期学生。 1923年,朱安琪出生在奥克兰,14岁和父亲一起上航空空学校,是第三届学生中最小的。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军在中华大地横行,引起了海外华人华侨的极大愤慨和担忧。 年轻的朱安琪和许多华侨孩子一样,呼吁在中国城市参加筹款,筹集捐款支持国内抗日,但这些活动没能恢复年轻人沸腾的热情。

当时,美国多个中国城掀起了航空空救国热潮。 在旧金山、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底特律、波特兰等地陆续开设华侨出资的航空空学校。 航空学校只开三门课,航空空技术、航空空理论和国耻史为中国培养飞行员和技术人员。

据美国华人历史学家麦礼谦的统计,在中国战场上与日军战斗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中有200多名华侨子弟是这些航空学校的毕业生。

父亲建议朱安琪回中国战斗。 1939年,16岁的朱安琪告别了父母和5个弟妹,经过夏威夷、中途岛、菲律宾、香港等地辗转于昆明,一生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成为中国国民党空军校的学生。

“我们没有钱。 旅费700美元是旧金山的村民们收集的。 妈妈给了我一枚金戒指,让我拿走了。 ”。 朱安琪说:“陈纳德将军是我们学校的总顾问,我是从美国回到中国的最年轻的抗日飞行员。 ”。

从1939年到1945年,朱安琪服役了六年多,分别在西北战区和中南战区与敌人作战。 每次从“空向日军投掷子弹、扫射时,似乎都看到旧金山的家乡人卖家产、妻儿、学飞行回国。 为了这一天”

和朱安琪一起战斗的美国航空学校华侨孩子们,约有10人在历史性战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自己也经历了战斗机中枪差点死的事情。 “我们去中国的时候没有美国护照。 只是拿着说明自己美国身份的纸。 美国的亲属无法知道牺牲的战友们的下落”。 朱安琪说。

因为没有护照,朱安琪和妻子一起回美的时间很长。 他白天在父亲的洗衣店帮忙,晚上在学校学习,取得机械工程学位后担任工程师直到退休。

尽管远离战场,朱安琪每年都不忘招待去中国的航空学校的同学,成立了有数百名会员的空军同学会,担任会长。


标题:【要闻】美国华侨抗日飞行员朱安琪:回忆过去没有遗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210823/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