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本篇文章3140字,读完约8分钟

10月9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从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新加坡本地电视剧在中国大陆开始收视热潮,给很多中国人带来了美好的回忆。 在新中建交前后的年代,对新加坡还不熟悉的中国人在电视剧中感受到了新加坡。 来到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特别是30多岁到40岁的人,他们最棒的少年和青春都在这些电视剧的陪伴中度过。 本文作者最近访问了五个新移民,他们把当地的电视剧看得像几家珍一样……
把想法分开,引起微波,我们就这样优雅地在影像记忆中走着。

与其说是我在采访他们,不如说是他们带我去共同回忆的柔波,水散落,记忆模糊。 “从来没有怨恨,因为命运,无论旅途多么坎坷,向着那个梦里的地方,即使错了我也不会后悔……”这首歌静静地唤醒了很多人的记忆。

当时的中国新移民可能不认识新加坡,但我喜欢把新加坡和港台联系起来。 但迄今为止,一提到《雾锁南洋》、《调色板》、《人在旅行》、《出世地》、《法网情天》、《窈窕淑女》、《莲花争霸》、《天涯同命鸟》……等电视剧,他们就可以数家珍,哼主题曲,充满热情。

安凤云( 43岁) :看新电视剧了解岛国

出身北京,43岁的安凤云是当地的中学教师。 她于1994年来到新加坡,现在是新加坡公民。

“那曾经是新加坡的电视剧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她回忆着新电视剧的光辉滔滔不绝。 85年的时候,她还是普通中学的寄宿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她只能偶尔看电视。 《雾锁南洋》是她接触过的第一部新加坡电视剧。 “那时候大家都喜欢,但是很遗憾因为没有机会上学”1990年播出的陈之财和陈莉萍主演的《烈焰烧情》才是她第一次看所有新加坡电视剧的那一年,刚上大学的她和所有同龄人一样。 “棕榈树的热带风情、时尚服装和清洁的城市对我们有魅力。 我记得那时的陈之财和陈莉萍。 真的很年轻很漂亮。 ”。

1993年,安凤云在北京参加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招聘面试,一年后正式加入了新加坡华文教师的队伍。 在这一年里,为了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开放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新加坡,她意识到要去看新加坡的电视剧,说:“看电视剧对新加坡的理解特别漂亮现代,居民文雅有教养。 我父母看到那个放心了。 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气候,我记得有一部太阳出来却下雨的电视剧。 这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很新鲜,我知道那时第一次有太阳雨。 ”。 说到这里她自己也笑了起来。 确实,她来新加坡后,事实也是如此。 美丽的城市,礼节的人们,突然下的太阳雨,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是陌生人,以外国人为故乡。

庞春士( 42岁) :迷失在无知的碎片中

庞春士来新加坡15年了,是建筑工程师。 这个豪爽的东北大汉,光听声音也很豪爽。 性格笼统的庞乔从《雾锁南洋》看《窈窕淑女》,来到《法网情天》,让他第一次看到木制结构的法庭和律师的发套。 这些93年前的新剧留给他的是无知的影像片段很多。 “喜欢看,但又相似又混淆”,关于新加坡电视剧和港台电影,和当时的很多中国人一样,经常混淆两者。 “一开始我总觉得剧中的建筑物和香港很像,但一看就觉得是港台风格。 事实上,港台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引进主题素材和主题曲。 ”。

在长春的庞春士认为新加坡是个遥远的地方,新鲜模糊,年轻的他也没想过。 之后,中国加强了在新加坡的普及,庞春士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认识了新加坡的电视剧,说:“认识李光耀后,才知道新加坡。 我想稍微联系一下之前看的新加坡电视剧,整个新加坡的影像就会形成在我心里,有机会的话就应该去看。 ”。

带着对新加坡的影像记忆,他一个人来到了岛国,但新加坡并没有让他失望。 “我看到了差异。 区别比电视好”在这里看安居乐业的他无法想象20年前新加坡的电视剧是港台电影。

王慧永( 38岁) :小文化在摇晃

王慧永2004年来新加坡,现在是兼职老师。 她教当地的孩子们国画,自己也像个大孩子一样,知道一切,说一切。

和她谈论新加坡的电视剧很棒。 我想还没有人能一下子报十多个电视剧名。 顺便说一下所有戏剧的主角,这是道地的新电视剧迷。

《莲花争霸》是新加坡1994年拍摄的电视剧作品,由李南星、朱乐玲等主演,也是新加坡电视剧中最经典的武侠电视剧。 王慧永难忘的是古装相俊朗的李南星饰演的沈冲、塔林饰演的狡猾白玉川……当然,罗文演唱的主题曲《江湖路》《无悔地走在我的路上,走不动……》。

“你知道吗? 当时我在想为什么新加坡的旧衣服很奇怪,和港台不同,总是很薄,有很多丝质的衣服。 来这里就知道了。 这里真的很热。 》文化艺术真是国窗,热带岛国的武侠故事,在千里之外的年轻心中留下小问号,10年后解答。 在中国多年来无神论的洗礼,很多神鬼的东西都认为是迷信。 看到剧中蝴蝶的灵魂苏醒了,王慧永和朋友忍住笑了。 “那时,这不是迷信的普及吗? 来到新加坡发现南洋文化其实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不奇怪。 ’”

来到新加坡,慧永终于看到了李南星,但胖李南星让她有点失望。 爱新剧的她,最努力的是李国煌,但在听到李国煌引以为豪的获奖感后,慧永说:“我不喜欢他,太骄傲了……”。

李卓瑞( 30岁)、吴宪( 28岁) :断层使记忆淡出

李卓瑞和吴宪分别来自武汉和北京,他们也在新加坡三年,一个是市场推广专家,一个在读国大博士。 他们是回答者中最年轻的两个人,带来了最多的惊喜。

35岁以上的人才会体验和感受新加坡电视剧。 在中国引进新加坡电视剧的初期,这两个人应该还是小学生吧,但留下了那样的孩子记忆深刻的体验,他们在谈论侃侃和新剧的起落沉浮。

小时候的李卓瑞受父母的影响一起看新剧。 “我最喜欢树,在电视剧里看了很多热带植物。 在孩子眼里,这个城市很特别。 ”。 吴宪也有类似的经历。 我拿不到电视遥控器,被迫和哥哥一起看新电视剧。 还头疼的是新电视剧声音的记忆。 “演员说话的声音很不一样,唱歌的旋律很好。 我现在还在网上找老歌听。 ”。

在他们的中学时代,中国大陆的新剧没有破竹般的旋风效应,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台片的压倒性流行。 “那是中国迅速发展的十几年,新加坡因为那个时期没有好的电视剧进入中国,大家对新电视剧的热情也减少了,和我小时候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卓瑞认为新剧没有机会,错过了市场。 吴宪认为是中国的开放和市场竞争,“其他选择太多了,观众的期待也不一样吧。 ”。 两人都认为新加坡演员的普及不够充分,“香港会更成功地知道观众正在向明星走来。 ”。 吴宪在卡拉ok唱“不要让情进退两难”,如果没有明星的魅力,中国人对新电视剧的兴趣就会变成小事件。

他们因各种理由来到新加坡,但在这里再次爱上了新加坡电视剧。 《双子星》、《小男孩》是他们的最爱,“没有时间,否则可以多看当地的电视剧。 当地电视剧的困境,也或多或少是因为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尽管新加坡电视剧淡出了中国的电视屏幕,但仍有许多新移民的艰难情结和中国观众的怀念。 百度网上有100名成员的新加坡电视剧吧。 新的电视剧宣告了中国曾经最好的时代。 那时,在晚上8点的黄金档等地看《下一集》是简单的幸福!

在中国新移民眼里新加坡电视剧的道路在哪里

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即使是在大陆大热的作品《小女孩》,也不能和当时的新剧盛况同日而语。 什么使新剧在中国从高峰滑落,是市场和观念,是质量,也是运气……新剧能迅速发展吗? 听一个有新剧情结的新移民的故事。

安凤云:清新感的消失会影响新加坡电视剧中的中国观众群。 新电视剧人物的表现方法有点夸张。 经常暗示细腻的内心表现,有味道。

庞春士:前期剧本的创作非常重要,只有从当地发掘出深深的文化沉淀的东西才能变长。 拍与香港台片相似的主题素材,可能不太容易超过。

李卓瑞:电视剧再紧凑一点就更吸引人了,所以应该用价格做越来越多有号召力的明星。


标题:【要闻】新加坡中国移民的“影像记忆” 窥新剧而知岛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210903/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