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12月21日电题:卢新华:在海外重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家园

作者赖海隆李弘扬

我在夜航的悉尼邮轮上第一次见到了卢新华。

当时穿着白衬衫的卢新华拿着麦克风在挤满人的船舱里说了什么,声音很快就被沸腾的人们吞没了。

两天后,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会长许耀林计划在悉尼中华街的中华料理店会见吕新华,这次应华人基金会的邀请,来到澳大利亚推进了名为“主题公园”的文化建设项目。

“但是,我真正想做的是,希望在海外构筑全体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故乡。 ”。 新华坦率地说。

1978年8月,复旦大学新生卢新华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短篇小说《伤疤》一跃成名,引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伤疤文学”思潮。 1982年大学毕业后,婉拒人民日报团委书记的职务,在上海的《文汇报》中担任记者。

但是不久,卢新华先辞去工作开始做生意,1986年9月出国留学,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卢新华在大陆的公共视野中消失了。

说说这段经历,卢新华在苏东坡的《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在这座山里》一诗中写道:“离开中国是为了看得更清楚。 因此,我决定去海外改变新的视角,揭示文革“伤”的宿世因缘”

到了美国,卢新华的所有荣誉都为零了。 可以一边蹬三轮车、卖废电缆、做金融期货、做赌场经销商、谋生,一边“归零”人生,回顾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了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1998年6月,随着中篇小说《细节》在《钟山》上的发表,卢新华的身影开始回归大陆文坛。

但是,回来的卢新华很快发现,1998年出版了《细节》,2004年出版了《紫禁女》时,文学上的感觉比《伤》高,但不会再发生《伤》这样的骚动。

卢新华认识到时代变了,参加者变了,文学从中心地带向边缘滑是经济社会的大趋势。

卢新华还认为,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是“文革”以来的“伤”总是存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华在他的思想随笔《富如水》的再版后记中写道:“中国社会没有180度的转变,从当时的崇尚《存天理,去人欲》到今天的《存人欲,去天理,……不能写这样的小书。” ”。

在这本书里,卢新华倡导“合天道,衡人欲”,大声呼喊从“神性奴隶”中解放出来的人类,使身心摆脱了“财奴隶”的束缚,得到了“第三次解放”。 这也是卢新华在海外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家园重建的核心复印件。

卢新华说,自己是社会和时代就诊的“精神科医生”,是不穿袈裟,四处失缘的“游方和尚”。 不要误人子弟,不仅要写,还要经常听自己的,要从自己开始,读书的知识、自然和社会、自己内心的三本大书。

采访结束后,与卢新华在唐人街握手道别,这个美国人“精神科医生”消失在招牌林立的霓虹灯下。


标题:【要闻】卢新华:在国外重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家园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210718/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