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汇聚浙江萧山蜀山街道知章村,考察走访甲科济美坊、史家桥大厅、思家桥以及贺知章纪念馆选址地等。

近年来围绕“贺知章”这块金名片,萧山蜀山积极推进以知章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融合发展路线。以贺知章故里——知章村为代表的蜀山街道南片六个村落古称“埭上”,通过连片组团式发展,打造“十里埭上共富带”,同时以城郊结合部现代社区未来乡村等重点项目创建为契机,结合贺知章纪念馆建设,进一步打造知章文化品牌,丰富知章文化内涵。

在这之前的8月12日,由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主办,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蜀山街道办事处承办,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杭州市萧山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的《重返蜀山:知章文化与现代文明》研讨会在萧山蜀山举办。

会议由人文纪录片《贺知章》开场,带大家走进崇尚文治的盛唐,走进贺知章荣归故里背后的感慨万千,让知章文化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胜华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更加注重保护、传承、弘扬知章文化等萧山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好历史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域范例贡献文化力量。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告老还乡的贺知章有感于故乡的夏日盛景,写下《采莲曲》。

专家主题发言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视频连线,祝贺研讨会“采得芰荷”。“贺知章这个人回来了,这里就有了一个文化中心,吸引力就摆在这了。”在蒙曼看来,贺知章活出了一个盛世才子最完美的模样,他身上有一种属于诗人,也属于孩子的天真热忱。如果说李白至死都是少年,那么贺知章至死都保持着一颗通透的童心。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也提出贺知章在一种“既要做文人做诗人,又要做官员”的身份中平衡得非常好,在他身上,我们找到了最能够代表唐代浙东的文化符号。

南开大学教授、唐诗之路研究会会长卢盛江指出,唐诗之路、知章文化的研究既要立足传统史料,要有书斋研究,又要立足于地方。关注传统史料,同时关注地方史料,包括方志和其他地方文献,结合学界的研究和地方的力量来打造萧山诗路建设。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胡可先和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亚洲都不约而同表示,贺知章的作品是历代乡土文学的顶级代表,“儿童相见不相识”是最浓重的乡愁。

在胡可先教授主持的高峰论坛中,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徐永明从大数据的角度阐述了古籍文献的整理,用智能化和可视化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贺知章以更现代的方式走入我们的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查屏球和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肖瑞峰从贺知章交友的方面做了深度、活泼的阐述。从点、线、面、圈四个方面立体地体味贺知章的盛世精神和风流气象。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钱志熙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魏珞宁的认同。钱志熙讲到:“在浙江诗路文化形成传播的过程中,贺知章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它是一个地位作用被长期低估的诗人。在浙江诗路文化研究向纵深推进之际,我们应该给他以更为精准的历史与现实定位。”

在当日下午的研讨会中,肖瑞峰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副校长胡余波和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特聘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东华对贺知章纪念馆的总体定位、内容分块、展陈方式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强调既要回顾展示贺知章的文学故事,更要从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视角,总结提炼弘扬“知书达理、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恩图报”等文化精神。

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秘书长才华点明的,“一座城市,因文化而有灵魂,因文化而具念想,因文化而蓬勃前行。萧山,因有贺知章而更有内涵和名气。”贺知章已成为萧山的重要文化标识。蜀山街道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打造“知章故里”金名片,以此为抓手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为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接下来,浙江萧山蜀山将围绕知章文化,打造以“回乡偶书”为代表的乡愁文化、以“钱塘江南、大汛河畔”和“思家桥、黄家大桥等古桥梁”为代表的水乡文化、以“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为代表的诗路文化和以“甲科济美坊”为代表的科举文化,纪念贺知章这位从萧山蜀山中走出来的盛唐诗人。


标题:共采新“芰荷”:知名学者走访萧山蜀山知章村文化遗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kj/20230815/9968.html